主動公開
明府辦〔2022〕19號
佛山市高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佛山市
高明區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通知
各鎮政府、街道辦,區政府各部門、直屬各單位:
《佛山市高明區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已經區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區教育局反映。
佛山市高明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9月8日
佛山市高明區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落實省、市關于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推動我區實現教育質量大提升,發展更加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辦好人民滿意教育,結合我區實際,制定工作舉措如下。
一、總體要求
?。ㄒ唬┲笇枷?/p>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黨對教育事業的全面領導,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發揮學校黨組織的引領作用,推動區域內教育實現高質量發展。
?。ǘ┌l展目標
立足我區實際情況,以構建“優質均衡”教育新格局為目標,不斷提升教學質量,推動我區教育實現更加公平更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滿足區域內人民群眾對高質量教育的需求,實現兩個“更加”,四個“全面”的目標,確保到2025年我區在全市率先創建成為全國縣域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
——公辦學位更加充足。投入15億元新改擴建30所以上中小學、幼兒園,增加2萬個以上公辦學位,擴大公辦學位的供給,全面化解超標準校額、班額現象,實現家門口就有好學校。
——辦學條件更加優質。不斷加大教育投入,“十四五”期間,全面實現中小學教室安裝空調、全面完成中小學運動場升級改造、全面滿足中學生寄宿需求、全面完成公辦學校舊樓改造,讓每一所學校都具備優質辦學的條件。
——辦學活力全面激發。聚焦我區教育高質量發展關鍵,全面深化選人用人改革,營造想干事、敢干事、干成事的辦學治校氛圍。擴大學校辦學自主權,助推學校各項改革措施,全面激發學校辦學活力。
——人才隊伍全面壯大。聚焦我區教育高質量發展核心,內培外引,培育業內認可、具有影響力的區級以上名校(園)長10名、名教師100名、名班主任100名,引進博士10名、教育領軍人物10名,全力打造高明教育人才高地。
——學生素質全面提升。落實國家“雙減”政策,切實扭轉“重智輕德弱化體美勞”的片面育人傾向,讓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培養每一個孩子都具有面向未來的核心素養,努力讓每一個孩子都實現人生的出彩。
——辦學質量全面提高。全面深化課堂教學改革,發揮教研“精兵”的龍頭引領作用,“一校一特色,一校一品牌”內涵發展模式逐步形成,區域辦學質量全面提升,人民群眾對區域教育的滿意度進一步提升,讓教育成為高明亮麗的營商環境。
二、重點工作
?。ㄒ唬娀Y源統籌,推動學校提質增效
1.保障教育用地供給。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在城市規劃中將最好的地段留給教育。建立基礎教育項目優先審查機制,對申辦“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前的全部行政事項,實行優先審查。鼓勵國有企業為學校項目提供優質服務,積極支持教育事業發展(牽頭單位:自然資源分局,責任單位:區發展改革局、區財政局、區住建水利局、區國資局、區政務數據局、區行政服務中心、生態環境分局)。
2.保障公辦學位供給。以百年名校標準建設佛山華英高明學校,確保2023年秋季學期投入使用。實施拆舊建新計劃,“十四五”期間,完成東洲中學、西安小學、新圩小學遷建項目,完成荷城二小、更合鎮中心小學、合水小學擴建項目,完成三洲片區、楊和片區中小學新建項目,新建1所公辦普通高中,累計新改擴建項目14個以上,預計新增中小學公辦學位1.4萬個以上。嚴格落實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與新建住宅“五同步”政策[1 同步規劃、同步設計、同步建設、同步驗收、同步交付。]1,出臺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交付標準,新改擴建公辦公益普惠性幼兒園16所,預計新增公辦普惠性學前教育學位約0.6萬個[牽頭單位:區教育局,責任單位:各鎮政府(街道辦)、區發展改革局、區財政局、區住建水利局、區政務數據局、區行政服務中心、自然資源分局]。
3.保障城鄉辦學條件。持續開展城鄉辦學條件薄弱環節改造,2022年全面完成中小學運動場提升改造、全面滿足中學生寄宿需求,2024年前全面實現中小學教室安裝空調,2025年前全面完成公辦學校舊樓改造?!笆奈濉逼陂g,中小學學習、生活環境得到全面改善[牽頭單位:區教育局,責任單位:各鎮政府(街道辦)]。
?。ǘ娀犖榻ㄔO,培育更多教育行家里手
4.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突出師德師風第一標準,讓師德師風成為每一位教師堅守的底線和不敢踩的紅線。嚴格落實《高明區教師隊伍行為規范》(即“十項要求、十項禁止”),強化師德師風考核,在評優評先、職稱評聘、干部選拔中對師德師風缺陷“零容忍”。加大師德師風問題的查處力度,拓寬問題線索來源渠道,對影響較大的、群眾關注的師德師風問題嚴肅處理。選樹師德師風楷模,用身邊人身邊事感染帶動一批人影響教育一代人,讓優良師德師風成為高明教育工作者的常態(牽頭單位:區教育局,責任單位:區委組織部、區委宣傳部)。
5.加強教師資源配置。逐年提高教師招聘學歷水平,確保新招聘教師研究生以上學歷達到30%以上。依托一級辦學優勢,加大教師輪崗力度,保障邊遠、薄弱地區都有好校長、好教師。廣泛籌集資金,設立教育人才引進專項基金,每年不少于300萬元,專項推動高層次人才引進,讓高明成為教育高層次人才干事創業的熱土(牽頭單位:區教育局,責任單位:區委組織部、區委編辦、區財政局)。
6.加強校長隊伍建設。完善校長選拔任用制度,嚴格任職條件和專業標準,讓教育行家里手管教育,實現教育家治校。建立校長全過程培養機制,重點在教學骨干中選拔行政干部,培養一批既懂業務又懂管理的教育行政人才,儲備一批校長后備骨干。擴大校長辦學自主權,逐步提高校長在經費使用、干部聘任、教師招聘等方面的自主權、選擇權和參與權(牽頭單位:區教育局,責任單位:區委編辦、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7.加強本土名師培養。聚力“三名人才”培育工程,培養造就一批業內認可、具有示范效應的教育領軍人物,“十四五”期間,培養區級以上名校(園)長10名、名教師100名、名班主任100名,讓“三名人才”成為每所學校的標配。實施中小學教師教育科研能力提升計劃和名師培養“攻堅計劃”,建成“三名人才”工作室不少于8個,讓高明成為基礎教育“三名人才”孵化地。實施“班格金牌教師”“龍騰杰出青年教師”等評選認定,激發不同年齡不同領域教師的積極性,進一步優化教師梯隊建設(牽頭單位:區教育局,責任單位:區財政局)。
8.加強教研隊伍建設。按照國家課程方案配齊配強教研員,打造一支師德高尚、業務精湛、結構完整、充滿活力的教研“精兵”隊伍,充分發揮教研的專業支撐和引領作用,賦能全區教育高質量發展。嚴格落實教研員準入條件,強化教研員管理與職責落實,明確教研員年度工作任務清單[2 教研員每學年深入學校開展教學指導不少于80天,深入課堂聽課評課不少于80節,開設區級以上公開課、示范課或專題講座每年不少于5次。]2,實施教研員退出機制,強化教研員考核評價,年度任職考核不合格的,調離教研員工作崗位;實施教研員“九個一”[3 教研員每學期舉行一場教研活動、撰寫一份專題調研報告、做一場學科主題講座、上一節示范課、命制一套高質量試題、發表一篇區級以上論文、做一個科研項目、組織一次教師素養比賽、組織一場學生素養比賽。]3素養提升工程,提升教研員的業務引領水平;發揮教研員龍頭引領作用,實施專職教研員定期到中小學上課制度,專職教研員在崗期間,每學年深入學校一線,為班級授課不少于10節。在崗工作滿5年后,原則上要到學校從事一學年以上教育教學工作(牽頭單位:區教育局,責任單位:區委編辦、區財政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ㄈ娀逵⑴e,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9.提升學生綜合素質。落實國家“雙減”政策,顯著增加學生體育鍛煉、藝術活動、勞動教育活動的時間和機會。建立健全課后服務經費管理制度,推動課后服務素質拓展課程100%覆蓋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推動武術、醒獅等傳統文化項目進校園,讓每個學生至少掌握1項體育或藝術特長,全面提升每一個孩子的綜合素質。加強“平躺午休”精細化管理,實現“平躺午休”向“舒適午休”的轉變,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豐富寒暑假托管的課程內涵,讓“官方帶娃”成為家長的放心選擇。依托本地的文旅資源、歷史資源、紅色資源等優勢,以課程建設為重點,每年創建一批中小學研學實踐基地,打造中小學校外“第二課堂”,并將研學實踐活動計入學分(牽頭單位:區教育局,責任單位:區發展改革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區財政局、區市場監管局、區文廣旅體局)。
10.提升家校社共育水平。推動落實《家庭教育促進法》,建立區—鎮(街道)—社區上下聯動、各部門協同的聯動機制,發揮家長學校在家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發揮公安、民政、婦聯等部門在失學輟學、家庭教育缺失、監護人履職不到位、未成年人欠管失管等問題處置中的兜底作用。建立完善學校家委會管理制度,發揮家委會作為家校溝通的橋梁作用,規范家委會的運作。落實高明區中小學生家訪工作制度,將參與家訪的情況納入中小學教師績效考核,確保中小學校家訪工作全覆蓋。建立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聯動機制,將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擺在突出位置,建立從校長到班主任的全鏈條考核評價機制,做實做細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牽頭單位:區教育局,責任單位:各鎮政府(街道辦)、公安分局、區民政局、區婦聯、團區委]。
?。ㄋ模娀逃母?,塑造教育發展新形態
11.推進課堂教學改革。深入推進課堂教學改革,全區教師教學理念全面更新,課堂教學效益顯著提升。構建全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堅決扭轉“一言堂”“滿堂灌”低效低能的課堂教學,實施啟發式、探究式、合作式教學,促進學校教與學方式變革,全面培養學生核心素養。加強對教師課堂的管理,健全課堂教學多元管理機制,實施局長聽課常態化、校長聽課制度化、教研員聽課專業化,確保每一堂課都是高質量的課。全面推進教育信息化改革,實施“人工智能促進區域教育高質量發展”項目,構建智能化教學模式,大力提升教學精準性、家校社育人協同性,鏈接更多優質教育資源,促進區域教育優質均衡高質量發展(牽頭單位:區教育局,責任單位:區政務數據局)。
12.推進民辦教育體制改革。優化調整義務教育公民辦結構,建立民辦學校校(園)長動態報備制度,推進民辦學校會計規范標準化建設,建立和完善民辦學校財務資產監管制度。強化聯合執法機制,加大對違法違規辦學行為的通報和查處力度?!耙栽u促改、以評促優”,定期開展民辦學校的辦學水平綜合評價,促進民辦學校提高辦學質量。完善民辦學校年檢制度,將年檢結果作為招生計劃核定、學位購買、扶持政策等的重要依據(牽頭單位:區教育局,責任單位:區委編辦、區發展改革局、區財政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區市場監管局)。
13.推進中小學招生政策改革。嚴格落實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全覆蓋。嚴格規范普通高中招生行為,營造公平公正公開的教育環境。完善企事業單位人才子女入學政策,擴大企事業單位子女入學優待范圍,著力保障企事業單位高層次人才子女100%享受區內優質學位。實現區內企業普通員工“新市民入職、子女即可入學”的目標,基本實現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就讀我區公辦學校[牽頭單位:區教育局,責任單位:各鎮政府(街道辦)、區委組織部、區經濟科技促進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14.推動構建和諧安全校園環境。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全面建設更高水平的安全文明校園。教育部門履行學校安全行業監管責任,建立健全校園安全管理應急預案體系,完善部門聯動機制、風險預警機制、應急處置機制以及安全工作考核機制,提高廣大師生的安全防范意識和應急自救能力。各有關職能部門根據各自職責,履行學校安全監督責任,共同保障學校及周邊環境安全、穩定、有序。各鎮政府(街道辦)履行學校安全屬地責任,加強校園安全管理、師生安全教育和教育領域社會矛盾防范化解工作,及時化解校園周邊存在的安全風險隱患[牽頭單位:區教育局,責任單位:各鎮政府(街道辦)、公安分局、區住建水利局、區交通運輸局、區衛生健康局、區應急局、區市場監管局、區城管執法局、區消防救援大隊]。
15.推動構建更高質量的教育體系。鞏固提升“5080”攻堅成果,擴大公辦普惠幼兒園學位供給,推進學前教育優質普惠健康發展。完善“國家(?。小獏^—?!彼募壉O測體系,探索實施義務教育學校全學段全學科評價,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實施普通高中特色發展行動,開展普通高中辦學質量評價改革,推動普通高中優質多樣特色發展。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推動職普融通,增強職業教育適應性,支持高水平中職學校建設和技師學院創建。建設覆蓋全區的終身教育學習平臺,形成各類教育相互銜接貫通的終身教育框架體系,打造社區教育創新區。堅持“全覆蓋、零拒絕”,確保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推進特殊教育優質公平融合發展[牽頭單位:區教育局,責任單位:各鎮政府(街道辦)、區住建水利局、區民政局、區財政局、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區殘聯]。
?。ㄎ澹娀逃齾f作,推動高明教育實現追趕超越
16.打造高明教育優質品牌。深化市、區教育合作共建和順高教育緊密協作,強化辦學體制、教學教研、師資培養機制創新融合,推動高明一中進入全市普通高中第一梯隊。依托佛山一中、佛山市華英學校的名校品牌,引領帶動我區辦學質量提升,打造高明教育的名片。深化高明一中和學前教育集團化辦學,發揮區滄江中學、區滄中附小示范帶動作用,增強教育集團的輻射帶動作用,提升中小學和學前教育辦學質量,增強高明教育的吸引力,讓每個孩子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到優質的教育(牽頭單位:區教育局,責任單位:區委組織部、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三、保障措施
17.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建引領,穩妥推進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領導的校長負責制。持續深化“頭雁工程”,突出從業務骨干中選拔黨組織書記,發揮黨組織書記黨建和業務“雙帶頭”作用。健全把骨干教師培養成黨員、把黨員教師培養成教學管理骨干的“雙培養”機制。持續推進民辦中小學和幼兒園黨的組織和黨的工作“兩個全覆蓋”,拓寬黨建工作的覆蓋面,形成落實黨的領導“縱到底、橫到邊、全覆蓋”的工作格局。建立中小學校黨組織議事清單,完善黨組織參與決策、監督制度,強化黨組織對學?!叭匾淮蟆惫ぷ鞯娜骖I導。全面推進“大思政課”建設,堅持開門辦思政課,善用社會大課堂辦思政課,讓學生喜歡上思政課,增強思政課鑄魂育人的實效[牽頭單位:區教育局,責任單位:各鎮政府(街道辦)、區委組織部、區委宣傳部]。
18.加強教育投入保障。建立健全公共財政教育投入穩定增長機制,落實一般公共預算經費“兩個只增不減”要求,完善以財政撥款為主、多種渠道籌措教育經費為輔的機制。按照優質均衡的要求,加大對新改擴建學校以及教育設施的投入,多渠道籌集資金投入學校建設。全面充實教育基金資金實力,各鎮政府(街道辦)、區經濟科技促進局及國有企業發揮政策資源優勢,共同支持教育基金工作,發揮基金會在獎教獎學、人才引進、扶貧濟困等方面的積極作用。引導社會各界共同關心支持教育事業發展,在全社會形成崇文重教的濃厚氛圍[牽頭單位:區財政局,責任單位:各鎮政府(街道辦)、區經濟科技促進局、區國資局]。
19.加強督導考核評價。落實教育督導有關文件[4 教育督導有關文件:《教育督導問責辦法》《教育督導條例》《佛山市高明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關于調整佛山市高明區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委員會組成人員等事項的通知》。]4要求,加大教育督導、督查力度,將教育高質量發展工作作為區政府督查重點內容,每年進行不少于2次專項督導。建立健全高明區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督導問責制度,發揮區教育督導委員會的統籌作用,強化成員單位職責,形成教育督導與組織人事、紀檢監察等部門的溝通聯動協調機制,強化教育履職考核評價,確保區政府年度教育履職評價在珠三角核心區保持前列水平(牽頭單位:區教育局,責任單位:區各職能部門)。
20.加強輿論宣傳。堅持正確輿論導向,加大宣傳力度,全面正確解讀黨的教育方針,建立健全輿情分析研判與處置機制,嚴格執行宣傳信息發布“三審”機制,全方位、多維度宣傳報道教育高質量發展的具體舉措及取得成效,及時密切回應群眾關切,分類引導群眾正確看待當前存在問題,營造全社會關心、支持教育良好氛圍(牽頭單位:區教育局,責任單位:區委宣傳部)。